月满中秋,情聚皖医——我校开展国际学生中秋节文化体验活动​

时间:2025-10-05 预审:杨伟琼 二审:蒯文婷 终审:赵梅 来源: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校友工作办公室 阅读次数: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为帮助国际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独特魅力,增强跨文化交流体验,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组织国际学生参与“月满中秋,情聚皖医”文化体验活动,让他们沉浸式感受中秋团圆氛围,收获一段充满文化温度的难忘记忆。

聆听花鼓韵,感悟文化魂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伴随着悠扬的花鼓调,演员老师为国际学生带来原创曲目《六尺巷》表演。演员老师身着传统服饰,手持快板与花鼓锤,以生动的唱腔、细腻的动作,将“礼让为先”的中华传统美德娓娓道来,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来自尼日利亚的学生凯瑟琳表示:“虽然我听不懂全部的歌词,但音乐的旋律和演员的表演让我感受到一种温暖的力量,‘六尺巷’的故事也让我明白中国文化中‘包容’与‘礼让’的重要性,这是一次非常特别的文化体验。”

此次鸠兹说唱表演不仅让国际学生感受到传统戏曲的魅力,更通过文化故事传递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为跨文化交流搭建了生动的桥梁。

活动现场(一)

巧手制灯笼,点亮中秋意

“灯笼是中秋节的重要象征,它不仅承载着光明的寓意,更寄托着人们对团圆的期盼。”活动现场,老师向国际学生们详细讲解了灯笼的历史文化背景与制作步骤。从琉璃片绘画及粘贴、骨架搭建、到挂饰穿线、灯穗固定,老师耐心示范着每一个细节,学生们全神贯注地认真学习与制作。

经过近一个半小时的创作,一个个造型精致、色彩绚丽的琉璃灯笼相继完成,当学生们点亮灯笼,温暖的灯光透过琉璃瓦片映照在脸上,大家纷纷举起自己的作品合影留念,脸上洋溢着成就感与喜悦,也让“团圆”的节日意象在亲手创作中变得更加鲜活。

活动现场(二)

活动现场(三)

共话中秋俗,同品团圆味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老师向国际学生们介绍了中秋节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赏月”“祭月”“吃月饼”等传统习俗,让国际学生对中秋节有了更深的了解。

国际学生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月饼,一边分享自己国家的传统节日与饮食文化。来自尼日利亚的学生宝妹拿着一块月饼说:“这是我第一次吃月饼,甜而不腻,口感很好!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也会有特色食物,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分享月饼、了解中秋,感觉就像和家人在一起一样温暖。”

活动现场(四)

合影留念

此次中秋节文化体验活动是我校推进国际学生文化育人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年来,我校始终致力于为国际学生打造多元化的文化体验平台,帮助国际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培养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国际化人才。未来,我校将继续创新文化育人形式,为国际学生搭建更多文化交流桥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跨文化传播中焕发新的活力,也让国际学生在文化体验中更好地融入校园、融入中国。(林菁/文、图)

皖南医学院外事处 版权所有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高教园文昌西路22号   邮编:241002
TEL:0553-3932053   EMAIL:wsb@wnmc.edu.cn